来到七零做咸鱼 第71节(2 / 4)
意李绍毅先在中南搞试点,如果效果良好可行,就马上全国推广。
于是中南省率先开启允许小规模私营的窗口,街面上开始出现最先试水的大胆吃螃蟹的人。
早就等这一天的施家众人,自然也不甘于人后,决定也该开辟下新市场了。
不过还没等她们有所行动,伍世良和向远山就先给他们瞄好了一个好项目。
其实这还得给李绍毅也记个功。这不因为向远山和伍世良决定了要参加年前平城大招干考试,那除了每天学习李绍商给寄过来的内部参考,李绍毅还觉着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
刚好他也要做个调研,关于回城知青还有其它民生数据,于是就给两人每填像布置作业一样留任务,在会城里四处走动,记录和统计各种数据。
这不成果还是很喜人的,李绍毅往上报的提议很多数据都是这一个月两位连襟跑断腿儿给他换来的。
跑多了,他们对会城各处的了解也就很透彻。他们发现会城布料厂,因为加大了布料的供应,出的残疵率也加大了,因此每月都要处理一批不良布料。不像以前每人每年的布票定量都不够做两身衣服的,现在虽没敞开了供应,想买多少不限制,但平时做几身衣服还能轻松供应的了。
所以以前残疵小布头都有人疯抢的时候也过去了,布料厂的这些零散布头就堆了很多,卖的也非常便宜。伍世良见到了觉着以施明澜的设计能力,这些对她完全构不成难度,所以就建议她们拿下一部分,到时做好了衣服,可以拿到供销社或是百货公司代销。
起码现在在会城,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那种你爱买不买,我脸不高兴就臭的态度是改善了很多,经营方式也比以前灵活多了。施明澜设计的衣服太出彩了,是个女人就不控制不住购买欲,他不信供销社和百货公司还能再端着高高在上的态度。
施明澜听了果然动心,带着向军夏芒跑到布料厂门市部看,果然像伍世良说的,是可以规避开残疵做衣服或者拼些床品啥的。
微不可见的对向军和夏芒点头示意,两人心领神会,找到服务员问清了厂里废布料由谁负责后,就跑到了厂里找到了供应科的孙科长。因为施明澜这里只喜欢用棉麻毛类面料,现在人喜欢的化纤料子她一概是看不上的,于是就谈的现有的棉质料子。两兄妹通力合作,和这位孙科长好一番讨价还价,按三尺两毛不少于一千五百尺的价格拿了下来。
习惯了以米为单位,现在买布论尺的算法几年了还很不试应,五百米布不就行了,还非得整个一千五百尺?
第一次也不敢多拿,就要了五百米。兄妹两个都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就算是残布,五米出一件衣服,也能出一百件了。每件衣服就低了卖,最少六元能卖吧?那就是六百元的收入,这个生意很可以做得。
这样的大手笔,孙科长也很高兴。正常好面料一般在两毛左右一尺,因为是残疵面料,大概是三尺残料能出一尺好料,但这只是毛估,索性就更便宜些不要布票他们是按一毛钱九分一尺往外卖。总有图便宜的人来买,可在布料不紧缺的情况下,买的人少了量也上不去,仓库里还是越堆越多了。
现在这俩好看得不得了的小年轻一次就要了这么多,可是给他们减了不少库存废布了。所以跑上跑下的一通忙,极其高效的给手续都办妥了。
总不能这么多料子就这么大咧咧的给拉到省委大院吧?两人商议了一下,还是得先在省委大院附近找个院子,一来装料子,二来加工也该搬出来了,不然时候长了,在省委大院还是不方便。
这样就得赶紧先找院子,于是夏芒和向军挑选好了要的料子,先付了五十元定金给孙科长,收了收据,和他约好了最迟明天来拉料子后,两人就离开了。
等回去的路上,两人在离省委大院一站路时下了车,打算在这附近找找有没有能出租的院子。
这一带刚好是沿河路,以前允许私营时,这里也算是个商业街,沿河开着很多店铺,所以都是一栋栋私人的前房后院的结构。
兄妹两个一路走走停停的观察着,也是两个人太打眼了些,路边的房子里不时有人往外探头看着两个人。
不像后世想看啥房源都有中介,再不然想租房的人家也有往门外贴招租的告示的,哪像现在,啥方向有也没有。两兄妹都没干过这种上陌生人家敲门的事儿,犹豫着不知不觉的就在这条街上转了两圈了。
还是有一户的老大娘也是太好奇了,忍不住跑出来问他们转个啥,夏芒和向军才如蒙大赦的说是想租个院子。
老大娘一拍大腿,直说她家的院子她就想整个租出去,因为是整租,她还要求一次就付半年房租,很多有意向的人就打了退堂鼓。
不由分说就拉着两兄妹进去看她的房子。
房子还真挺合适的,前头门脸和后院各有一栋大概五十多平的房子,都是中间堂屋两侧房间的标准中南省制式自建房。中间的院子不小,也有三四十平的样子,做个仓库和小加工坊还真是足够用了。
一问房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