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到六零 第12节(1 / 3)

加入书签

刚开始几年还挺好的,她大嫂虽然婚前不待见小姑子,但是拜年还是给了好脸的,只是前两年因为饥荒所以到处都没有食物吃,他们过年去拜访了一趟,她大嫂看见门外是夏家一家子后立刻把门关了,后来他们舅舅还来她们家了一趟,虽然道歉说不要让夏母和她大嫂计较,但是夏家随后几年再也没有登门拜年。

夏家两口事后也意识到自己唐突了,灾年家家户户都吃不饱,他们因为不想失了礼数去拜年,但是却忘记了拜年的话那一家都要管年饭,当时一根红薯都能让人打起来,何况管他们一家五口人吃顿饭呢。她大嫂向来是个抠门的,自然不可能让他们一家进家门。而今年整个玉田村收成都挺不错的,夏母好久没见自己哥哥了,所以决定年初二去镇上拜年。

初二一大早,又是像上次送夏建国去镇上上学一样,不到天明家里人都准备好了,夏家五口都穿上最好的衣服,打扮的敞敞亮亮出门了。

夏父背着一个竹篓,里面装了些前一阵分的土豆和一些玉米面,野菜装了一兜,还有小鱼干也装了一布兜。

现在夏家也不怕拿出鱼干来了,三个月前村里几个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路过那条河,发现里面有了小鱼,回到村子里告诉大人。因为是几个人一起发现的,所以最后告诉大队长了,从那以后,大队里面统一组织捕捞再进行分配,虽然夏家现在分的少了,但是之前捞了不少,有两大麻袋也够他们吃很久,所以准备给大舅子带一点。

夏父背上背着竹篓,手里牵着夏眉走在前面,夏母则带着剩余两个儿子跟在后面。可能是因为这半年里夏眉整天山里跑,所以现在走山路没了以前又累腿又痛的情况,已经可以跟上夏家人正常的脚步。

因为夏眉的提速所以今天他们刚过晌午就到了镇上,镇上也和前一阵看起来不一样了,街道上挂着灯笼,沿街的房屋也贴着春联,看起来年味十足。

经过夏父的带路,左拐右拐到了一处家属院内,敲了敲一户居民楼的门不到一会房门便开了,房门里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长的并不是很好看,气色看着也不是很好,这应该就是他们舅母王彩霞了。

看见门外的是夏家五口人王彩霞表现的也不是很热情,只是淡淡的招呼他们进去。进门的时候看见夏父背的竹篓,刚才的冷淡表情一扫而空,而且热络地招呼道“哎呦,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

虽然这么说,但是手可没停的帮夏父卸下背篓。招呼夏家人坐在客厅上就迫不及待的拎着背篓到厨房去了,可能看夏家给她带了不少好东西,不一会就又笑容满面的出来了。

夏母看见来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她大哥连忙问道她大哥去哪了,只见王彩霞嘴角一撇说道“那窝囊废还能干什么,人家厂里要求他加班,他就老老实实的真听话的加班了,厂里抠门又不多给一斤粮票,真不知道你哥那死脑筋想干什么。”

夏母听到王彩霞这么编排她哥哥有点不是滋味,看来这么多年他哥在这个家里还是没有地位,一般人家哪有婆娘在外面给别人编排自己老公的。

可能看夏母脸色不好王彩霞转换了话题就开始诉苦起来“杜鹃啊,你不知道我跟你哥这两年过的有多苦,我跟他都在造纸厂子里头做工人,一个月累死累活两个人加起来也就四十斤粮票跟70块钱工资,前两年买粮食都是疯抢的,每次也就只买到一点红薯,还一大半都是泥土,你说这些人真是黑心眼简直要我们的命呦,今年也就才能吃饱一点,这做工人的现在太苦了。”说着说着王彩霞还挤了两地眼泪出来。

夏母跟这个嫂子一向不和,本不想搭理王彩霞的,只是看她说的声情并茂,夏母没法只能随口应和两句敷衍一下。

“杜鹃啊,我看你给我们家拿了那么多好东西,是不是你们村里比我们镇上过得好多了,没想到竟然还有鱼干,我们家强子好久没吃过鱼了,既然这样,能不能卖给我们家一点粮食?最好多卖给我们点鱼干。”瞎扯了那么久王彩霞看着夏家两口子依旧不怎么搭理自己也有点急了,索性直接说出目的。

“大嫂,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村子里今年收成交够国家的也就只剩下一点分给我们队里人,我们家一直记着你这个亲戚呢,分的口粮都不舍得吃想着给你们带点,小鱼苗也没有多少,这有鱼苗的河三个月前才发现的,队长组织半个月才捞一次,我们家里攒着不舍得吃才给你凑够这么一袋。”听到王杜鹃这么说夏母赶紧解释道。

王彩霞听到回答后不甘心的再问了一句“村里真的没有多余的粮食能卖给我们家吗?”

“嫂子,你可别再说卖这个字了,这私人买卖是投机倒把,被人发现就完蛋了。我们家存粮也不多了,给你们拿这么多过来也就勉勉强强挨到下次麦收的时候”

夏母也是聪明的,紧咬着牙关不松口,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刚刚够吃根本不会卖,而他们家又在村里没别的认识的人,她去找谁买?还不是想从夏家买一点,现在是社会主义,平时礼赠是可以的,但是不允许倒买倒卖,买东西卖东西都得去供销社。

王彩霞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