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节(2 / 3)

加入书签

着果子酒,掩去眼底的那一抹讥讽。

最后卫袖的兰花令当之无愧地夺得了魁首,而第二名是卫裳。

“不愧是卫家出来的姑娘,随随便便就把我们全给比下去了。”领座的贵女私语道。

卫裳?萧函落到那位淡绿罗衣的少女身上,听别人议论才知是卫家二房的姑娘,卫袖的堂妹。

与卫袖相比清秀有余,但细看,举止雅致,不卑不亢,不失卫家女风度,只是在卫袖身边,被遮掩去了大半光华。

夺得第三名的是位行关山令的将门之女,哪怕不论词如何,单论此令赞了边关将士,就没有人敢说不好的,卫袖就同那位将门之女陈小姐有说有笑的。

席上酒令所作的词,旁边还有懂书墨的侍女誊写下来,有的留下来细品,有的则拿到那边去了。世家勋贵子弟那边也一样,若是有什么好的诗作画作。

说直白点,就是炫耀才华。

也不用担心诗词流传了出去,能传出才名才是为自己的名声增光添彩,日后的婚嫁也有助力。

……

“卫四姑娘的兰花令真是妙绝啊。”

正是因为卫袖的才情还有容貌,令她成为了京中许多贵公子心中的白月光。听说贵女那边有诗作,第一个看的便是卫袖的。

“这位英国公府小姐?不知是哪位啊。”有与之交好的人向宋成器问道。

宋成器解释道,“这是我嫡亲的妹妹,前阵子身子好转了,便出来透透气。”

自家人还是知道宋矜思喜欢看书,偶尔也能与他谈今论古。

一听便知道是哪位了,也敢有什么绮思,单纯赞叹道,“宋小姐的才情不输于成器啊。”

“那是自然。”

宋成器炫耀了一把后自己把那份诗稿给收了,虽非亲笔,但还是由他收着放心,省得招来些狂蜂浪蝶。

更多人的目光还是在卫袖的兰花令上赏析品鉴。

坐在席上的一位锦衣男子眸色微暗,唇角带着笑,但若仔细注意到他的笑就会发现并非温和,而是带着一股寒彻绝狠,和他俊美的外貌如同两个样子。

众贵公子对一人更是羡慕嫉妒,便是沈公子沈淮,

奈何如今罗敷有夫,只能叹惋不已。

“欸,我记得某人好像方才画的也是兰花吧。”有人开玩笑道。

闻言,沈淮白皙的面容也不禁染上红晕。

回来的侍女还捧一案的纸稿,询问的贵女才知道,原来那边也在行酒令,不过也不止局限于酒令,还有作画吟诗成曲的。

一位粉色罗裳的贵女在纸稿中翻看着,忽然惊呼了一声,“沈公子和卫姐姐都是选的兰花啊。”

只见那张纸上画的是一株素净雅致的空谷幽兰,寥寥几笔可见冰心风骨。

落款为,沈淮。

众贵女议论纷纷,“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说不准是沈公子特意打听了卫姐姐的喜好。”

如今全京城谁不知道沈淮与卫四姑娘订了亲事,再过两月便是良辰吉日了。便是与卫袖交好的贵女也有打趣的。

“兰花虽好,可惜柔弱易折,禁受不住风吹雨打,命途坎坷啊。”

突然出现这么一句煞风景的话,令众人心生不喜,看过去见说话的是承恩公府的嫡女朱锦夕。

当今皇后的侄女,传言还是命定的五皇子妃。

碍于她的家世,许多人虽是皱眉不喜,却也没有直言和朱小姐对上。

但也有心直口快,还是卫袖的拥趸,那位指出沈淮兰花图的粉衣贵女,“你说话未免也太刻薄了,哪有这样说话的。”

朱锦夕冷嗤道,“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其实她就是故意嘲笑卫袖,谁让方才行酒令时卫袖还特地挑出了她用词中的差错,不就是仗着她有个才女名声么。怎么忘了,才女也克夫呢。

卫袖面色顿时苍白,让人看了于心不忍。她身边的粉衣少女望向朱锦夕的目光仿佛就更刀子似的。

但朱锦夕仍是得意洋洋。

谁都知道朱锦夕暗含的意思,卫袖千般好万般好,就是在婚事上有过几番蹉跎,但哪怕有私下议论的,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毕竟卫袖的名声这般好。

“女子重才更重德,这是卫贵太妃未入宫前在家中常说的话。”谁也没想到,出言维护的会是卫裳。

但仔细一想也正常,卫家女一体,向来是谦和友爱,相互扶持。

听到卫裳提及在宫中荣养的卫贵太妃,朱锦夕闪过一丝动摇,卫贵太妃要是为自家人罚她,皇后姨母也未必护得住她。

公子这边也听到了些许风声,似是承恩公府的小姐故意为难卫姑娘娘,俱是对朱姑娘不满,沈淮更不愿放任他的未婚妻受人欺负,立刻赶了过去。

宋成器也有些担心自家妹妹,若是被人冲撞犯了心悸之症就不好了。

这还是萧函第一次见到原身所暗恋的沈淮,说实话,论容貌才华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