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节(2 / 3)

加入书签

掴了秦王妃,被江玠看见,他年纪虽小,平时也十分敬畏父亲,但还是毫不犹豫主动护在了母亲面前,怕父王再动手。

阻拦过程中,不慎摔倒,磕到了头,江玠本就体质柔弱,在世界主线信息中也是因此年纪轻轻便死了。

秦王妃陈氏心中也是后悔莫及,若知道会害得玠儿险些丧命,她就不会与江旭争执不休。

在玠儿出现时,秦王好歹顾些颜面,打算离去。

若不是她失去了理智,说他与叶燕婉枉顾人伦,不知廉耻,惹得天下人耻笑,事情也不会闹到这种地步。

当时看到玠儿额头上的鲜血,秦王妃是真怕了,要是玠儿没了,那相当于夺走了她的命。

在世界主线信息中,秦王妃陈氏也是因为江玠的死,几乎癫狂,被秦王江旭软禁于院中,甚至没能出席江玠的丧事。

之后的一连数日,萧函都在养病,一睁眼,最多半息时间就能见到秦王妃陈氏。

而原身的父亲秦王,却没有出现过。

这病一养就是一个多月。

书房,秦王江旭刚与幕僚下属等人议完事。

小皇帝年幼,朝堂大小事几乎都经由摄政王决策,这五年来朝堂上下几乎都是默认了的。

几名重臣刚刚离去,书房的侍从重新沏了一杯热茶,捧到江旭随手可拿之处。

房内一名青衣文士忽然提起一件事,“听照顾小世子的御医说,小世子的伤势已经大好了,都能下床了。”

江旭眼眸微动,却无半点不悦,此人是在边疆便跟随他的幕僚颜晖,多年来为江旭出谋划策,能力卓绝,深受江旭的信重。

颜晖并非有意打探主公后宅消息,

事实上,小世子伤势康复的事不用打听,也能知道。

江旭待下素来宽和,也不会计较这种事。

但颜晖还犹豫了一下,才说道,“王爷为何不曾去探望小世子?”

江旭叹了口气,语气更是淡淡,“王妃怕是不想见到本王。”

不然也不会在世子醒来后,也不曾让人告诉他一声,世子养伤这段时日,王妃直接搬到了世子院中,还里外都派了仆婢守着,看紧了宅院,这架势拦的是谁,江旭怎会不知。

颜晖又劝道,“王妃此事做的是有些不妥,但王爷与世子的父子之情乃是天性,又岂是能随意阻隔的。”

颜晖不想议论秦王与王妃感情淡薄,还有宫里那位的纠葛,但作为忠心耿耿的臣属,颜晖不希望见到王爷和世子离心,还有世子安危,王爷后继无人,可是大忌,更难肖想那个位子了。

所以这些时日,给世子问诊的太医,进食的汤药,都是经过再三检查的,尤其是从宫里出来的。

人心叵测,凡事还是要谨慎一些的好。

这些事颜晖倒没有向秦王说起过,秦王就是知道了,也不在意这点小事。

比起秦王,他们这些臣属恐怕更在意世子的安危。

而对于秦王妃,更多也只是看在是世子亲母的份上尊敬一二。

其中缘由都心知肚明,这位秦王妃是先帝继位后赐婚,先帝还是太子时就颇为忌惮他这个才能出众的皇弟,更不愿意在亲事上给他增添助力,所以赐婚的陈氏家世普通,其父担任的也不过是朝中四品闲职,陈氏本人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江旭心中只有叶燕婉一人,若非不能抗旨,加上身边幕僚下属劝他韬光养晦,以图谋大业,他才不得不应下了这门婚事。

陈氏嫁过来后,江旭对她多是无视的态度,连她的闺名也不曾用心记过。

但他自认也没有对不起过她,她想要一个儿子,在王府中的倚仗,江旭也给了,锦衣玉食也不曾苛待过她。

陈氏竟然还不知足,拿外面的闲言碎语来与他争论,还侮辱了叶燕婉,他才动手,不想误伤了世子。

对于膝下唯一的儿子,江旭也没有多少感情。

毕竟他的到来,江旭也未曾有过多少期盼,纯粹是应付罢了。

除了秦王妃屡屡打扰他,还是在边疆的时候,底下臣属催促他,说不能后继无人,没有子嗣血脉。

江旭忙于军务,还有积蓄实力,也甚少同世子相处过,自然也谈不上教导。

王府中多的良师贤士,还用担心教不好他。

过往那些师傅都说世子功课认真,聪敏过人,江旭听听也就过去了。

只这次,世子为护他母亲,敢冒着不孝不敬之过,挡在他面前,倒是有几分胆气。

颜晖又说道,“世子尚且年少,听教导他的师傅说,世子对王爷也是极为濡慕的,王爷若是能去见世子一面,小世子想来也是欢喜的。”

秦王江旭对身边信任幕僚的话,还是能听得进去几句的,于是点了点头,“派人去世子院说一声,晚上我过去用饭。”

世子院,听到秦王侍从的传话,秦王妃不禁怔住了。

陈氏身边的嬷嬷低声对她说道,“王爷心里还是念着王妃和世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