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节(2 / 2)

加入书签

,眼看它被火舌舔舐,蜷曲成灰。

就在今天,大抵是两人拜堂成亲的良辰吉时,一笔巨额款项,以及一批苏式军火武器,秘密从上海运往广州。

这些物资经费是用作广州国民政府翌年开春之时,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所用。

革命一干十年,中山先生终于醒悟,不能再只依靠军阀的力量,革命部队要创建自己的革命军,军官学校就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

萧瑜问道:“你决定好了?”

霍锦宁反问:“你觉得我们还应该对北方有所期待吗?”

答案很明显。

“你父亲也做好决定了吗?”

如今霍锦宁还只是刚刚涉足霍家产业,没有站稳脚跟,这样的决定,必然要霍成宣的首肯。

霍锦宁一笑:“他是投机的商人,永远也不会真正做决定站队。不过,这样就够了。”

萧瑜拉出凳子,在他面前坐下,盯着烟缸里的残灰片刻,轻声问:“你接洽的是谁?”

即便是土财主漫天撒钱,也不是都撒得出去的,总要有个门路。

“康博文,数年前他在霍家上海的东山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父亲很赏识他。”

康博文,康家二公子,康雅惠的弟弟,也就是萧瑜的亲舅舅,如今是中山先生的随行秘书。

她从来没见过他。事实上,康家的人她一个都没见过。

康家是名门望族,家中子弟多留学海外,她的外祖父康广辉更是十几岁就远渡重洋,在海上周游了半个世界,眼界开阔,是国内闭关锁国的麻木国人远远所及不上的。

康广辉一心想要拯救国家民众于水火之中,偶然与中山先生结识,随即一拍即合,尽其所能支持革命。他死之后,他的三女一子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追随中山先生至今。

这些都是她从别人那里听说的,甚至早些年她一度都不知晓,自己和中山先生身边的康家究竟有什么关系。

而今,她很快就要去面对了,她有预感,一切就在不久的将来。

不经意间,她瞥到了梳妆台上,二人大红色的婚书。

喜今日赤绳系定,佳偶天成。卜他年白头相偕,岁月永好。此证。

连理树下,鸳鸯戏水,最后是二人亲笔手书:

新郎:霍锦宁

新娘:萧瑜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幸事。”萧瑜轻笑了一声,“你信这种誓言吗?”

霍锦宁摇头:“我只信命。”

顿了片刻,他轻叹道:“早些休息吧。”

这一夜,他睡书房,她睡客房,夜深花烛空照,喜字红床独枕,却不只是两个人的不眠夜。

十月五日,北京城在一片喧闹声中苏醒,沿街各商铺挨家挨户被要求悬挂国旗。众议院外站着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军警,戒备森严,议员经过严格搜查,排队入内,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总统大选正式举行。

历经一整天的选举,下午五时,结果揭晓,到会议员五百九十三人,曹大帅得票四百八十票,余下候选人几十票到几票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全场十二张废票中,有一张一人未选,仅在票面正书三个大字:五千元。

曹大帅至此当选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世人讥讽为“贿选总统”。

辛亥以后,本来一腔热血的革命志士,在经历了称帝、复辟,巴黎和会失败,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相继洗礼后,不少人已经心如死灰,麻木不堪,贿选之事似乎已是不值一提。

神州大地,内狼外虎,四万万被压迫的民众,究竟何处是出路?

一些人在黑暗中绝望长眠,一些人在混沌中同流合污,同样还有一些人在泥途蹒跚前行,孜孜不倦的寻找着光明的方向,星星之火在看不见的地方,愈烧愈旺。

作者有话要说:  1923年10月,曹锟通过贿选成为总统,由贿选国会起草并通过了一部《中华民国□□》,这部□□是中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可惜是贿选□□。

这个冬天,萧瑜和霍锦宁一同去了上海。

霍熙怀老爷子去世后,几个兄弟虽已分家,但毕竟霍老夫人还在,逢年过节的几兄弟携家带口齐聚霍公馆,四世同堂,倒也热热闹闹。

霍家原本是让萧瑜和霍锦宁二人在上海再办一场西式婚礼,但当事人并不热衷,这件事也就搁下来了。

除夕夜这晚,萧瑜这和霍锦宁一起给霍老夫人,以及霍成宣和夫人柳氏叩头敬茶,新媳妇就算是正式过了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