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要狠抓落实(7 / 8)
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另一个保证完成任务的范例。玄奘(60~664)是唐代的高僧,受唐太宗的委派,于贞观三年从凉州玉门关西行赴天竺,他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不懈,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最终取得真经。玄奘历时十多年,游学天竺各地,于贞观十九年(649年)回到长安。他将西行途中看到的风土人情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玄奘依然完成取经的任务,他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保证完成任务的精神令后人折服。
当前,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对所在部门的人和事负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组织任务应当积极担当,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特别要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把统揽全局的精心部署和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精心部署要点点入地,真抓实干要步步扎实。不可蜻蜓点水,敷衍塞责,不可泡在会议里,浮在文件上,停在嘴皮上。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不是傻干蛮干,而是要懂得轻重缓急,知关节、得要领,善于举重若轻。集中精力抓大事,就是把力量集中起来,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这样就容易打开局面,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工作中的难点,往往是工作中的前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全局性,要组织力量,认真攻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往往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群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稳定,要认真对待。我们所强调的抓落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和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力气真正使到刀刃上,少投入多产出,争取事半功倍,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努力开拓新的局面。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督促检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落实,对督促检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早见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抓落实的认识还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重布置、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时有发生;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作为党员干部,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督促检查工作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研究决策时提出督促检查要求,部署工作时明确督促检查事项,决策实施后检查落实情况。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督促检查就是要推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抓落实既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也是作风和能力,更是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因此,要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规范程序、创新方式,完善常态化的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都要落实包抓领导,具体到部门单位,落实到人到岗,排出时间表,定期进行考核。二是要健全督查机制。特别是要做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到哪里,督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随时掌握动态,及时通报情况,保证工作抓一项成一项。三是要完善奖惩机制。以实绩论人,把敢不敢抓落实、善不善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干部队伍。
★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
抓一项工作,都有一个从调研、决策到部署、推进,再到考核、总结的过程。检验工作干得如何,最终看结果,看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口号喊得再响、目标定得再高,如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只有动员、没有落实,不仅将造成空对空的不良局面,还会带来失信于民、损害事业等诸多负面效应。当前形势下,强调狠抓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宏观形势如此之严峻,现代化建设任务如此之艰巨,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之巨大,容不得丝毫的漂浮和懈怠。要让高度务实的风气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每项工作,让雷厉风行、紧张快干,精细操作、创新进取,坚韧不拔、一抓到底成为广大干部的鲜明品格。唯如此,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坚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