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节(3 / 3)
获得一圆工钱,家里每个成人可分配六亩良田……”
“每亩良田,每年只需按时价的六?的六成卖给官府一石粮食即可!”
时价的六成?交趾人算不明白这份账,纷纷询问弓兵队长。弓兵队长倒是不厌其烦,在地上用树枝不停地比划,终于让交趾人明白,原来租税连一成都不到。
交趾的水稻,一年可三熟,亩产量可达到四石,这个租税可比江南便宜!
要说,交趾人并不笨,三两下就明白了弓兵队长的计算,比吕宋岛的猴子聪明多了。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都无法解释,比如,受儒家文明影响的地区,如交趾、朝鲜、日本,老百姓的智商比非儒家文明区都高得多。
这到底是因为儒家文明只能在智商高的地方才能传播,还是因为儒家文明促进智商的提高?谁也说不清楚。
租税不到一成,这显然比交趾百姓以往高达七成的租税便宜得多,一些壮丁将信将疑地报名参加弓兵,弓兵队长马上预支付一月工钱,第二日便亲自前往县城,拿到了盖着官府大印的地契!
一传十,十传百,壮丁参加弓兵的热情才逐渐高涨起来。直到现在,弓兵队长方才有可能优中选优,提高弓兵的整体素质。
有了本地人的参加,招募弓兵方便了许多,短短十数日之内,五府招到的弓兵超过万余。
五府的乡村基层架构,终于有了雏形。
见徐允的工作卓有成效,将触角深入乡村,马世奇开始着手治理交趾。
一般而言,新据一地,当以修筑城墙、完善防御工事为先。交趾的百姓正担心徭役会更加繁重时,他们却惊奇地发现,官府没有丝毫征集民夫修建城墙的意思,反而在各府各县的公告栏上公布,何时将修哪些路,架哪座桥,疏浚哪条河流,修建哪些码头。
乡民们视野范围狭窄,一年连县城都去不了几趟,哪里知道路、桥和码头在哪里?于是,讲解的任务落在了弓兵队长的头上。
弓兵队长结合本地,详细地讲给乡民听。
“明天八月之前,村口的河湾处,将修建一座石拱桥,可让四辆牛车并行通过。到了那时,乡亲们想去东门村,可就方便啦!”
“这个地方,后年将建成一座码头,以后,坐大船可直通海洋,捕鱼、到海安卖货物,畅通无阻!”
……
乡民们听了弓兵队长的话,无不期待工程尽早完工,享受各种便利。
这就是念想,人嘛,有了念想,还会琢磨着造反?
这还不算完,弓兵队长隔了几天后,又带来了喜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