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青云路(科举) 第59节(2 / 3)

加入书签

是捡的。”

说罢又叹了口气,难得地情绪低落下来,道:“你们外祖母去得早,你们都没见过她,不然一定能看出来,阿苏跟她长得有多像。”

听到这儿,沈伯文心思一动,随即问道:“娘,您能跟我说说关于外祖母的事儿吗?先前一直没听您提起过。”

“没什么好说的。”沈老太太低头道:“你们外祖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妇人,除了长得好看,不怎么喜欢出门,跟街坊邻居家其他的婶子们也没什么区别,洗衣做饭,做做针线,照顾孩子。”

一边说着,手底下还做着针线,只是不知不觉中,动作便慢了下来。

沈伯文见状,明白这是老太太思念外祖母了,替她倒了杯水,道:“娘,您喝口水。”

老太太一言不发地接过来,喝完就放下了,继续手里的活儿。

继续道:“她也没有外家,我小时候问她,我跟哥哥的外祖家在哪儿,她就笑笑说不记得了。”

沈伯文听到这儿,心里多多少少有几分猜测。

“阿苏跟你们外祖母长得像,我难免多偏疼她几分,倒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怕她受苦,跟我娘似的,好日子没过过几天,早早地就去了……”

沈伯文沉默了片刻,才道:“娘,外祖母可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有倒是有,就是块儿玉佩。”沈老太太反应就算再慢,听到这儿都应该明白过来了,不由得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抬起头来看他:“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沈伯文道:“还不能确定,只是有几分眉目。”

老太太忽的想起了什么,不由得追问道:“难不成,是昨个儿中午上门来,冒冒失失就要带咱们阿苏过去做客的那家侯府?”

儿媳妇儿虽然没跟她说,但这个院儿就这么大,她那会儿想午歇没睡着,想听不见大门口的动静都难。

沈伯文随即也想明白了,便不瞒着了,点了点头。

老太太见状便撇了撇嘴,摇着头说:“如果是他们家啊,那还是算了吧。”

她可看不上这家的行事作风,若不是他们的亲戚还好,他们再怎么作,都跟自家没关系,但要真是她娘的娘家,有这么一门亲戚,还不够他们沈家丢人的呢。

侯府?

侯府做事也不能这么不讲究啊。

老太太想的什么,好懂得很,沈伯文闻言便笑了,安抚道:“儿子回头去查一查,不管是不是,咱们心里都有个数儿,退一万步,若是真有其事,您要是实在不想认,就推说没有信物便是了,人家是侯府,应当也不会非要认咱们当亲戚。”

“行。”老太太满意了,“那到时候就那么说。”

他想要查清这其中的关系并不容易,尤其是也已经过了许多年了,还好有萧氏帮忙,约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好友打听了一圈儿,终于打听到了一件事儿。

原来定远侯府中曾有一位走失的小姐,正是如今定远侯的姑姑,当初侯府花了大功夫去找,最终也没寻到,他们家那位病逝的嫡女,正是与那位长得有几分相似,才颇得他们家老太爷的喜爱。

沈伯文听明白了,所以与其说阿苏长得像那位嫡女,倒不如说是长得像那位定远侯家走失的姑奶奶?

再联想到老太太所说的,阿苏与外祖母长得像……

那事实如何,好像也不难推测了。

正值此时,定远侯也从自家夫人口中听说了这件事,沉思片刻,便着人给沈伯文下了帖子。

收到帖子的沈伯文挑了挑眉,心道这位做事,倒是比他家夫人要强得多。

帖子中约他在明远楼见面。

下衙后,同诸位同僚一一道别,沈伯文便带着唐阔去了明远楼赴约。

明远楼是一座京都闻名的茶楼,许多官员们谈事情多半选在这里。

定远侯看着面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年轻人,依稀也能从他脸上看出跟自己姑姑有三分相似。

二人先就无关紧要的事寒暄了一会儿,

他沉思了片刻,才道:“我们家老爷子在世时曾提到过一块儿玉佩,不知沈编修家中可有相似的?”

沈伯文来之前,便已经与家人们商量过了,外祖母故去已有多年,他们沈家也并不想攀这么一门贵亲,于是他闻言便道:“回侯爷,沈家并无这件信物。”

这样的回答似乎也在定远侯的预料之中,沈伯文是文臣,自己是勋贵,本也不该有什么交集。

于是面不改色地颔了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

“内人先前多有得罪,赔礼稍后便会送上门,还望沈编修莫要推拒。”

不管这致歉是真心还是假意,沈伯文都并不放在心上,老爷子与老太太的意思都已经同自己明说了,都不愿跟定远侯府有什么牵扯,因而他闻言便道:“侯爷客气了。”

说罢之后便起身告辞,定远侯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目送沈伯文的身影消失在门后,定远侯身边的随从才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