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战略失误(2 / 2)

加入书签

底就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大规模报复性轰炸。

当时,英国皇家空军锁定的目标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心脏,即首都柏林。

十二月二十七日夜间,由一百二十八架远程轰炸机组成的机群飞到柏林上空,投下了数百吨炸弹。

因为柏林从来没有遭到过轰炸,所以帝国空军甚至没有做出及时反应。

当时,连德皇都没想到,英国皇家空军会轰炸柏林。

被爆炸声吵醒的时候,威廉二世竟然询问近侍,是不是柏林郊外的化工厂因事故发生了爆炸。

当然,这次轰炸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问题是,英国皇家空军成功达到了目的,即激怒了德皇,让德皇下令对伦敦进行大规模报复性轰炸,而且主要轰炸市区。

可以说,这又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定。

在此之前,帝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很有章法,即重点轰炸英国的工业设施,以削弱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为目的。虽然也轰炸过伦敦几次,但是轰炸目标都是郊区的工厂,以及工厂附近的工人居住区。

显然,这是非常有效的战略轰炸手段。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国的工业产值就下降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虽然没有炸毁多少工厂,但是高强度轰炸使很多工厂都无法开工,或者是无法全速生产,从而导致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

随着帝国空军开始轰炸伦敦市区,英国的工业产值开始迅速回升。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德皇威廉二世没有胡乱指挥,那么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国就有可能在轰炸下投降。原因很简单,在最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帝国空军就使英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如果轰炸持续半年,那么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国的工业生产基本上得瘫痪了。

没有工业,英国自然得投降。

暂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轰炸工业设施要比轰炸大城市更有价值。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错过了这个机会。

到德俄战场再次开打的时候,英国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而且英民的斗志也更加旺盛。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失去了让英国投降的机会。

在战略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走了最为错误的一步,中国也受到了影响。

原因很简单,英国不肯投降,而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即将到来,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迅速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是要想取得胜利,就得争取尽快击败红俄,然后回师英吉利海峡,攻打英国本土。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自然要求中国尽快向红俄宣战,配合德军从两个方向夹击俄军。

一九四一年一月初,帝国大使在向中国外长递交国书的时候就提到,如果英国没有在五月底之前投降,那么中国最迟得在六月底向红俄宣战,帮助德军牵制住两百万俄军,不然德军不可能在下一个冬季到来的时候推进到莫斯科。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不及时参战,那么德俄战争将拖到一九四二年。

虽然冯承乾与吴铁生都认为,即便中国参战,德军在年内击败俄军的希望都很渺茫,德俄战争很有可能拖到一九四二年,但是两人更加清楚,德军能否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知道,美国已经莫道赫赫,而久拖不决的德俄战争必然会成为同盟国集团的祸根。

显然,中国当局再也不能死抱着当初许下的承诺不放了。

问题是,日本还没有战败,如果向红俄宣战,那么中国就得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国,被迫两线作战。

可以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略上的失误,把中国推到了深渊的边缘。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坏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好的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