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章(1 / 2)

加入书签

“j096年雾月30日:6:07-26:27。(注:本轮大雾持续109日,实行一日28小时制)”

“j096年雾月2日:6:18-30:02(注:本轮大雾持续87日,实行一日32小时制)”

“j097年清月18日:6:21-20:12(注:本轮清月持续21日,实行一日22小时制。)”

……

“又是好几年前的档案啊。”

方栩予揉了揉眉心。

两区的天气历根据污染状况将一年划分为清月、雾月、浊月,每月的长度、每天的长度都是变动的,各个工种的执勤时间也会相应变化,非常混乱。

对a区来说,不管一天时间是变长还是变短,一天工作总时长是不会变的。但b区则相反,一天时间越长,工作时间越长。

“这也看不出什么来啊?要是统一成掩体历就好了。”

尤克尤里比了个“ok”的手势,随即就操作起来。

半分钟后,这部分内容又一次刷新,变成了统一的日期。

方栩予和官殷见同时“啊”了一声。

唐泽皱了皱眉头。

这些数字其他人可能不熟悉,但对于有外出作战经历的人来说,代表的是什么一目了然。

——是任务地点的坐标。

战书

两区使用的地点坐标,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因为磁场混乱,大雾弥漫,最初的定位手段几乎都失效了。

而由于污染的侵蚀,地面上的地貌和人造建筑群也会在极短的时候内发生巨变,昨天的陆地,可能明天就变成了湖泊。

为此,人们需要不断重新测位,持续更新系统数据,再结合同样莫测的天气数据,才能勉强确定合适的任务地点。

可即便如此,随着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的监测系统也在慢慢失效。

任务地点时常爆发意外,为此折损的士兵,不计其数。

“b区炊事兵萨珐尔”的档案解析出来的坐标有十几条,但都是对同一个地点的描述。

通过对不同监测点、不同检测手段测得的数据进行叠加,其中可信度最高的交集,便被标识为“地点”。

“这个地点坐标,现在还存在吗?”

方栩予皱了皱眉头。

尤克尤里将数据导入了坐标系统,很快,系统就返回了一个地点。

这个位置大家都很熟悉——就是b区废弃医院下方的饲养区。

虽然这并没有给出新的线索,但至少说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

“快把另外两份档案解析出来。”

方栩予命令道。

有了第一份档案打样,后面两份记录很快就分析出来了,无一例外表示的都是地点坐标。

其中,“a区警戒员萨珐尔”的解析结果时一个稍远的地点。

“队长,这个地点离现行探索区不远,可能是过去废弃的任务场。”

官殷见说道。

“应该指的是我们上次探过的地方,有防护服墙的。”

方栩予点头表示同意。

“但这和我们上次现场采集到的坐标有偏差。”

官殷见指了指地图,尤克尤里也把上次他们实地采集的坐标贴了上去。

“档案里的坐标和防护服墙的位置有几公里的距离,要么是同一片场地的另一个入口,要么就是时间间隔太久,标记发生了移动。”

档案在五年前就已经被删除了,上面登记的应该至少是五年前的坐标。

这五年间气候急剧变化,再加上聚集区迁移等一系列事件,二者的坐标有偏差也很正常。

但这一次,唐泽却有了另外的想法。

“队长,五色石的第二个试验场……会不会和旧聚集区有关?”

不远处,刘天娥的目光突然警惕了起来。

“旧聚集区?”

方栩予问道。

“唔,那个试验场大概是在旧聚集区时期形成的吧,你是想说这个?”

“可是饲养区的试验场——先叫它一号试验场吧——是先被废弃的。”

“旧聚集区的试验场——先叫它二号——现在还在使用中。”

官殷见说道。

“正常来说,先造的先废,后造的后废。”

“五色石可能是发现一号距离聚集区太近,有被发现的风险。又或者是环境不够恶劣,达不到实验标准。”

“这才放弃了一号,去野外寻找条件更苛刻的场地。”

“旧聚集区算是半野外,但比起真正的野外还是要温和一些,算是个折中的场地。”

“所以他们把下一个试验场建在了那里——这样推测是不是合理一些?”

唐泽摇了摇头。

“你忘了吗?”

“饲养区的建立,比这个聚集区还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